深圳市梅县商会举行向梅县区白渡镇中心小学捐赠公益图书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4/5/26 阅读次数:116 次
2024年5月24日,深圳市梅县商会向梅县区白渡镇中心小学捐赠图书公益活动,在该校多功能会议室举行。此次公益捐赠活动,由商会青年联合会、健康和教育行业委员会2个直属机构联合举办,由青联秘书陈燕霞、健教委秘书古敬松等具体筹划,商会梅县片区工作委员会落实执行。白渡镇党委委员温兴明、镇干部洪秋娜;深圳市梅县商会常务副会长洪挺华,理事兼梅县片区秘书长严惠芬及秘书处工作人员;白渡镇中心小学校长黄辉,副校长刘彦、谢文勇,学校领导、师生代表等,参加了捐赠仪式。本次活动共捐赠图书603本。
白渡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刘彦
捐赠仪式由白渡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刘彦主持。他感谢梅县商会捐赠的各类优质公益图书,丰富了学校读书吧的藏书,让学生可借阅更多种类的书籍,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视野。
白渡镇中心小学校长黄辉
黄辉校长向大家介绍了白渡镇中心小学的地理环境、办校思路、办学特色、办学成果等概况。他表示,学校会合理利用好捐赠书籍,并在学校设立深梅商“爱心读书吧”,未来将积极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品味。
深圳市梅县商会常务副会长洪挺华
洪挺华常务副会长简要向大家介绍了深圳市梅县商会以及健康和教育行业委员会、青年联合会等直属机构的相关情况。洪挺华说,捐书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商会希望通过捐书活动传递社会责任感,鼓励更多人支持教育事业。洪挺华表示,今后商会也将继续对接各种社会资源,与学校携手合作,共同促进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生代表丘思颖
四年级学生代表丘思颖同学发言说,书籍是学生最宝贵的精神食粮,这些图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课外阅读量,还可以帮助我们开阔视野;作为白渡镇中心小学的一名学生,她将更加勤奋读书,多阅读课外书籍,让书本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长大更好地参加祖国建设,同时也将积极向身边的同学朋友宣传多读书、读好书的理念。
学校向商会赠送纪念牌匾和证书
“爱心读书吧”揭牌
捐赠仪式后,双方一起为深梅商“爱心读书吧”揭牌。书香润心灵,阅读助成长,深圳市梅县商会向白渡镇中心小学公益捐书活动圆满结束。
梅县区白渡镇中心小学简介:
白渡镇中心小学前身是诒燕学校,创办于1930年,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占地面积为 3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018平方米。目前,学校有一至四年级九个教学班,学生345人,布局合理、环境优美。
学校有32位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其中本科学历 12 人,大专学历 18 人,达 93.75%。学校硬件设施日趋完备,有教学楼两幢,办公楼一栋,宿舍楼一幢,各功能室齐全,12个教学班均安装了电教平台,实现了“班班通”;教师用电脑齐备,实现了创强复评要求的“人人通”,每个办公室均配备了打印复印一体机,改善了行政、教师的办公条件。另外,学校积极筹资新建配备200米环形跑道和60米直跑道的运动场。
近两年来,学校得到了广州市荔湾区对口帮扶的大力资助,共资助资金330000元,用于教室、学校厨房的升级改造,大大改善了师生的学习、生活条件。
学校管理日益完善。制定了<<学校章程>>,制订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确立了“团结、勤奋、创新、奉献”的校风、“团结守纪、求实进取”的学风和“爱、勤、严细、实”的教风。
办学成果喜人。通过了市规范化学校验收,先后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梅州市德育示范学校等,连续三年安全工作评为区优秀。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优化课堂结构,坚持不懈地探索素质教育新模式,严格落实“双减”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学校教学常规工作多次评为区级优秀等次,教师中多人获得省市区级荣誉,多篇论文在省刊、市刊和区刊发表,多篇论文及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获得市、区级奖。教学研究效果突出,其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研究》英语课题组荣获梅州市第七届教育教学成果奖贰等奖。英语组在梅州市普教系统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研究中立项申报了《Phonics 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奖,学校运动队多次在全区田径运动会取得好成绩。师生多人次评为市区级先进,其中:刘彦副校长被评为梅州市叶剑英基金会优秀教师、郭利锋老师被评为梅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叶委慧同学被评为梅州市“自强不息少年”、丘思颖同学被评为梅县区“十佳最美少年”
我校的办学特色是“励志教育”:学校编有校本教材《励志教育故事》,在班会课上使用,班主任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每个月评选出励志之星在升旗时进行表彰。
我校在管理方面有三个亮点:一是学校的环境卫生:学校布局合理,注重绿化和净化,使人一进校园就有心旷神怡的感觉;二是定时开放的“爱心书屋”,由学生自主管理,在课间时间和中午对学生开放;三是厨房管理:由于我校午膳生比较多,有200多人,采取分时段排队打饭,由值日行政和老师负责管理,指定一位总务主任负责厨房的后勤管理,从来没有发生过食品安全事故,后勤管理工作得到了兄弟学校和上级领导的肯定!
今后,学校的发展思路是:在“励志教育”的基础上增加“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性格,继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实现办有特色的乡村学校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