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商会新闻
短  讯
《有竹人家——廖红球国画作品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16/7/26  阅读次数:157

开展当天,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金炳华、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梅州市副市长陈丽霞等参观了本次画展

    7月26日,《有竹人家——廖红球国画作品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15、16号厅开展。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中国作家书画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广东省梅州市人民政府承办,深圳市梅县商会、欧派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客家联谊会协办。我会驻会会长郭建导、副会长杜尚顺等会员乡亲前往参观了本次画展。本次画展将于8月14日结束。

    此次画展是廖红球先生2011年7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之后,在全国各省市巡展中最重要的一站,共展出廖红球先生多年来潜心创作、精心挑选的100幅国画作品。

    梅、松、竹,人称岁寒三友,是中国画的经典题材,而其中又以墨竹的人文气息最为浓重,从宋代苏轼到清代郑板桥,中国传统文人画讲究诗、书、画交融是其显著特点。廖红球先生是著名文艺家,曾任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其画作传承了中国千年文人画的要旨,诗、书、画相得益彰,以诗明志,以书载道,以画传情。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称赞廖红球先生“画是对诗的阐述,诗是对画的升华”。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馆原馆长范迪安称廖红球先生“为中国墨竹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当代的贡献”、“其作品有一种大时代的情怀”。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钦松称赞廖红球在墨竹技法上的创新和探索,使其作品大气磅礴。

    廖红球先生专攻墨竹,是全国首位在中国美术馆和中华艺术宫举办以墨竹为题材个人画展的画家,墨竹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和人民大会堂收藏。本次画展的主题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线,描绘了竹子在一年之中,在风晴雨雾等自然环境下的各种姿态。画展的亮点之一是巨幅朱砂竹、并题以自创诗作的“紫气东来十二章”,这是作者将诗书画融为一体的力作。既有对传统中国文人画的深刻传承,又加入了自身思考和磨砺的当代创新。
    廖红球是位著名作家,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在文坛崭露头角。他以小说见长,后调进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院任专业作家,随后创作出版了三部长篇小说及其它文学作品,曾获国内诸多大小奖项,并有小说被改编为电视剧。去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苍天厚土》,被权威报刊评为当年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知道廖红球是作家的人,不一定知道他还是个画家。其实,他作画的时间要早于写小说。一九七二年,他就有套色木刻《工余》代表广东赴京参加全国美展,随后,更有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广东省美展以及一些地方性的展览。作文与作画,他一直都深爱着,而且经年累月笔耕不辍。作为肩负繁重行政工作的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在创作小说之余挥毫泼墨,并且能做到写作与画画双丰收,实属难得。他一手著文,一手写竹,多年下来,便有所收获,那竹便在他的笔下长得生动活泼了,刚劲挺拔了,内涵丰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