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走进梅县
梅县概况
侨乡梅县巡礼(二十六):畲江,唐宋明月照新城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19  阅读次数:142

畲江圩市
    畲江是位于梅县西南部的古老乡镇,可以说是梅县的南大门,这里毗邻兴宁和丰顺,一条大江穿境而过,由南向北奔流,这条大江就是客家梅州的母亲河——梅江。这里曾是古老民族的聚居地,早在隋唐年间,南方的畲族成为这片土地的居民,畲坑于是成为这片土地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虽然行政区域地名改成了畲江,新老一辈的客家人仍然习惯称之为畲坑。
  如今的畲江区域包含了历史上的柴黄、榄潭、畲坑三个堡,西部、北部比较平坦,而东部、南部则有莲花山脉横亘其间。莲花山脉下径义的山林里,一座古寺藏身期间,名为莲花寺的古寺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几经兴废,古老的印记是寺前几人才能合抱的桂花树,年年岁岁桂花发,引来蜂蝶和梵音。
唐宋青瓷—水车窑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是一群客家人,作为汉民族一部分的客家人是在宋元之后才逐渐成型的,然而地下的考古发现,这里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已经存在高度的人类文明。
  唐宋青瓷——水车窑就是这一文明的重要象征。目前在畲江一带发现的水车窑,是梅州陶瓷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主要从墓葬出土,也发现多处生产青瓷的窑址,种类繁多,如双鱼壶、长把汤瓶、四系大壶、长颈瓶、八足砚、九足砚等。砚是用来书写的辅助工具之一,它在畲江的存在表明,1000多年前,畲江已经存在教育程度较高的文化群体,这些人士在去世后选择文房四宝作为陪葬物。
  作为高古青瓷的水车窑,造型上具有简约之美、自然之美,单一青色中,有湖水绿、艾色、粉青、青白的色阶,釉色透明,晶莹通透,展现古代畲江陶瓷工匠们在釉药配比、烧制火候控制上的汗水与巧思。
击精彩视频,带您欣赏——畲江,唐宋明月照新城!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zIxMjYyNA==&tempkey=OTQyX2c4V2h5NEQwcy9HYWl0RElWc1F0aWtyZ0d6UUh0S0FJVW01ZVhBZUMxUmEyYVMwSURBNWJMM1ozVEtsVk1mSU0teFo0VEx3MlZJazNlakdad3dHZ3AzS3lGTXhXNmE4NHM2SlJTVWx3SGE3VjJuUmdOMFVCSjhZS3ROMjVpWEljR1FyQU9fMTdHV0RRRFBVSmx1WDlKWVdzcjRTcDc0dFh4cW43dmd%2Bfg%3D%3D&chksm=043a20ea334da9fcc3a1b33c585671a73d9226d26f76ab6bda28719c3acdcb47ff031fd5d3ed#rd

张义兴菊花糕

    回眸这些工艺绝伦的工艺品,也许是当时人们的日常用品,是谁创造了如此奇妙的历史?如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畲江圩市人流已经无法给予我们答案。畲江历史发展或许曾遭遇中断,没有留存历史文献记录告诉后人,到底是谁曾经拥有如此灿烂的文化。宋元时代,这里发生了残酷的战争,原来的居民畲族已经消逝,唐宋的明月依然在梅江映出波光,畲江的发展却已斗转星移。
  一群群客家先民迁居于此,继续生生不息。随着水路交通的便利,人口的增多,在梅江的北岸畲江段出现了繁荣的圩市,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前往海外的华侨不断将部分积蓄寄回家乡,建设畲坑圩镇上的商铺,形成了以文祠为中心,向南北延伸的街道,既有砖瓦的传统店铺,更有洋灰建成的骑楼。
  民国圩镇的繁荣,形成圩镇规模梅县“头畲坑,二松口”的说法。在文祠旁,有一个老字号的店铺——张义兴,是著名的畲坑特产菊花糕的制作行家。张家祖籍远在丰顺县的汤坑,因慧眼看中畲江的地理位置和商业繁荣,在此定居,已历数代。菊花糕质地软韧,香甜可口。一百多年前问市至今,盛产比衰。它虽然名为菊花糕,只是取其形状,实际是用糯米为原料,加上麦芽、白糖、榛糖、生油等,搓成糕坯,,成形蒸熟,冷却后就是清甜可口的客家特色食品。

吴六奇曾居住的双头潭
  其实,早在张义兴家族来畲江以前,早有一位著名的丰顺人邂逅畲江土地,并在此地留下墨迹。在该镇的双溪村,有个双头潭的地方,这里水光潋滟,水潭悬崖下有一石洞,尚有摩崖石刻,名曰“水光接天”,有300多年的历史,乃是清初粤东著名传奇人物吴六奇所题。吴六奇是蒲松龄《聊斋志异》里的大力将军,也是金庸《鹿鼎记》里铁丐的原型。他成名后曾镇守大埔三河、潮州饶平,是清政府防范南明反抗的猛将,力大无穷。吴六奇寒微时,曾住宿在双头潭,据传他抱巨石作门,防止他人擅自闯入,如今巨石已经不存,富贵后题写的石刻得以历经风雨,保存下来。
  有无数南来北往客,造访乃至安居畲江,也有不少畲江男儿,选择梅江水路,或者翻阅山岭到潮州,乘风驾船,到南洋谋生,使得畲江成为著名的华侨之乡。
新加坡仁和会馆创始人刘润德故居
  畲江的华侨主要在新加坡、马来亚和印尼等南洋地区谋生创业,在太湖洋村,有一座三堂四横的典型客家民居,堂屋雕梁画栋,彩塑书卷、壁画彩檐,气势不凡。整座建筑运用了大量的花岗岩石柱和石条。门前的一口半月池塘里,有一口八角形的水井,采用大量花岗岩石条修砌,固若金汤,与池塘浑然一体,而井水清澈透明不受影响。这座大屋的老主人,名为刘润德,是嘉庆、道光年间到新加坡经商的华侨,也是新加坡仁和会馆的创始人。致富后的他心系桑梓,为家乡兴办教育,还捐纳获得贡生的头衔。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后裔出现了畲江的第一位留洋博士刘璟,毕业于乐育中学的刘璟,获得德国汉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既是民国文职将军,也是中山大学医学院院长。
  在该镇的双龙村,有一座大夫第,则是由马来西亚华侨李晋郎在清朝光绪年间所建,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民居外大门前,后裔所书“新村古建,保护民居”的楹联,反映当地群众自觉保护文物古民居的良好意识。据了解,这座被列入文保单位的古民居,以及附近的传统私塾,未来将进行维护修缮。
位于莲江村的“作庐”
畲江是一个拥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山乡,在莲江村,有一座著名的“作庐”,房子附属的碉楼顶天而立,主体则是带有南洋骑楼风情的两层小楼。它的主人陈作民因参加土地革命被国民党政府通缉,逃往南洋谋生,直到晚年才回乡居住,建起这座房子,儿子陈启昌也是梅县著名的中共党员。“作庐”的出名在于抗战时期,迎来几位撤离香港的著名文化人士来此避难,包括邹韬奋、柳亚子等人,其中邹韬奋在“作庐”避难居住了近半年。作为文化人士的避难所,田野间的“作庐”充满了文化气息,成为那段国难烽火岁月的历史见证,邹韬奋先生向主人赠送了四个条幅,而诗人柳亚子先生题写的“作庐”仍保留在门额上。

柳亚子先生题写的“作庐”
  这片革命热土涌动新的动力,随着广梅汕铁路、梅汕高速公路以及兴畲高速公路在此交汇,特别是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落户,曾经的编织工艺大镇,再次迎来发展的良机。从空中俯瞰,畲江工业厂房林立,新的梅江大桥与畲江大桥一起比翼,双龙横跨大江东西两岸,,畲江公园林木葱翠,附近的禅林寺庄严肃穆,菩提树间,金黄的琉璃瓦与白塔交相辉映,佛教的宁静与圩镇的生机和谐相处。梅江岸边,梅汕高铁建设施工现场热火朝天,预示着,这座在唐宋时期,就以青瓷工业名传海外的古老大地,正迎来跨越发展的新篇章,迈向富庶繁荣的工业新城。

来源:《美丽梅县·乡村风采》
编辑:文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