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走进梅县
梅县概况
侨乡梅县巡礼(二十):程江,乡村变身现代新城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5  阅读次数:99
程江镇
    程江镇位于梅县区的中部,两条河流梅江、程江交汇,形成一片小冲积平原,成为今天程江镇的主要区域。这里楼房鳞次栉比,道路纵横交错,人流如织,是梅县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部分,它的变迁见证了梅县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的飞跃。
  程江发源于平远县境内,经过梅西、大坪。在长滩一带进入程江镇境内,这条河流因纪念客家先贤程旼而得名,故名程江,蕴含着上千年的文化意义。历史上的程江镇这片土地属于韩莆都的一部分,到了清代,这里分别隶属程江南岸的扶贵堡和大竹堡,以及程江北岸的长滩堡。
分割线  箭头 动态
屹立在现代化高楼中的“大屋垮”。
  程江很早就有客家族群在此居住生活,元代进士陈德兴由福建宁化迁居西山的古塘坪,其子孙在程江一带不断繁衍,成为人数众多的族群,今天的古塘坪一带虽然已经成为城区的一部分,依然生活着人数不少的陈氏族人。一座名为“大屋垮”的客家围龙屋屹立在现代化的高楼中,门前半月池塘水光荡漾,由陈德兴的六世孙西洲、西埜创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有460年的历史。三堂六横的建筑反映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传统观念,直到时下,仍是后人纪念先祖、联络亲情的重要场所。
  程江的主要区域地势平坦,毗邻大江,水塘湖泊遍布,不少地名因这一地貌起名。古塘坪就是因为当地地势低洼、积水成湖而得名,该村内的自然村落田螺湖,又名旋螺湖,则因湖泊形状类似旋螺。车上村有一地名——沟湖,则因过去这里有“沟湖泉”,泉水涌出,奔向梅江,形成长约1300米、宽3米的沟渠,故名沟湖,现在位于附近的一条连接梅江西堤的道路就命名为沟湖路。
人民广场
  程江的另一个村庄浒洲村,则因靠近梅江,意为靠近水边的平地。长滩的命名则是因为程江从该村的山谷奔流而出,河段遍布七里石滩,被称为七里滩。依山畔水,给予了程江镇灵气与生机。大沙河段,梅县区政府在此建起一座亲水公园,林木婆娑,亲水平台、亲水通道、园林绿化、亭廊将江岸点缀成一幅美景,与对岸梅塘的乡野风光形成不同的城市景观,为市民休闲休憩提供良好的场所。在不久的将来,程江两岸的河流治理,也将为程江乃至梅县新城增加一处水光接天,绿树成林的城市新景。
  地势的平坦为程江的城市化带来便利,早在民国时期,当时的梅县政府就在古塘坪一带兴建现代的飞机场,后来由于防范日军的占领,飞机场忍痛毁于一旦。而今这一带成为梅县新城建设的主战场,大新城拔地而起,大新城的盘古步行街,就是结合客家传统建筑元素而建起的街区,亭台楼阁与园林一起矗立在城市中央,梅花山下,人民广场与之遥遥相望,人工瀑布气势磅礴,旁边是大型的文体中心,令人感到似乎身处高山流水之间,却又在繁华热闹的城市里。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梦想近在眼前,把青山绿水移植到钢筋水泥之间,达到天人合一的意境。
济济楼(连志城  摄)
从鸡鸣犬吠、墟烟依依,到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这样的巨变只是短短几十年的光阴,有几座建筑见证这样的历史变迁。位于车上村的济济楼,是由民国时期著名的“陈富源汇兑庄”创办人陈济轩所建,建筑面积达上万平方米,为三堂六横的两层楼房建筑,融合了客家建筑的规制和西方建筑技术,耗时10年而成。现在的济济楼,主人已经远居海外,房子以委托管理的方式作为民间博物馆而存在。它的繁华与寂寞,见证了一个家族在当年的侨乡,依托侨汇成为梅县最大的金融企业,进而进入棉纱、布匹等实业的辉煌。参与捐资修建梅江桥,既是陈济轩热心公益事业的写照,也是作为地方富豪的实力写照。
  早在清末,程江的士绅陈自修就聘请技师开设纺织公司,开启梅县近代工业的先河。程江不少人士更是奔赴海外,在异域打拼创业,辑瑞庐正是海外华侨回乡建房的代表。中式门廊配上连劵式柱廊,里面的巨大石柱,撑起高耸瓦面屋顶,整座建筑的二楼可以通过走廊连通,有体现了南洋华侨采纳了当地居住方式的特点。就连大门廊上的题字也佐证了客家华侨崇尚文化、推崇功名的文化心理。辑瑞庐由清代广东清远籍的榜眼朱汝珍所题,在梅县,有好几座华侨建筑均邀请他题写屋名。朱汝珍的进士功名、书法造诣、留学背景、经商生涯,很容易在从事商业的客家华侨内心激起涟漪。
刘志陆父子纪念亭
  而位于扶贵村的远威第则是民国时期将军刘志陆的宅第,远威第因刘志陆获得民国北京政府授予的“远威将军”军衔而得名。刘志陆出身于军官家庭,他的父亲刘维贞在清末追随岑毓英抗法援越,而获得清廷授予龙州守备,历任海口参将、琼州总兵。刘志陆年幼读书勤奋上进,入广东陆军速成学校,毕业后在桂系军营效力,未及壮年就官拜潮梅镇守使,上世纪20年代中期,更被北洋政府授予“远威将军”军衔。
  远威第是刘志陆在三十年代所建,由于抗战方殷,建设材料不足,加上后来刘志陆染病去世,整座建筑成为烂尾工程。早年的刘志陆青年得志,平步青云,卷入军阀战争。中年以后虽然仕途失意,但能看清政治大势,以民族大义为重,积极参与上海抗战,后又回到家乡参与领军粉碎日军侵梅的企图,最后因高血压病去世。刘志陆提倡的三山运动以及梅西水利工程,为抗战时期的梅县提供了有力支撑。他在潮梅镇守使任上支持家乡兴办嘉应大学的举措,也是值得赞誉的佳话。今天远威第后的刘志陆父子纪念亭,略显寂寥,却也留住一段历史回忆。
  远威第外,高楼不断拔地而起,屋后的嘉应学院师范学院书声琅琅。如今,程江利用处于梅县区新县城的地缘优势,县城效应充分显现,城市建设规划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及服务越来越完善,平原区5个村已经由农村蜕变为了城市,农民也转变为城市的居民。随着客都大桥、客都大桥连接线、剑英大道延长线项目的建成,梅汕高铁建设前期工作的全面铺开,程江镇宜居宜业环境将不断优化,作为嘉应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宜业宜居的美好家园。


来源:《美丽梅县·乡村风采》
编辑:文瑜
返回顶部